首页 要闻 视频 图片 旅游 财经 教育 生活 文学 人物 档案 观点 资讯 便民服务 专栏 修水视频

时政

旗下栏目: 社会 时政 企业 乡镇 媒体

基层组织建设年:强基固本筑堡垒

来源:修水报 作者:朱修林 人气: 发布时间:2012-09-13
摘要:今年以来,我县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保障,以发展农村经济为着力点,按照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努力把活动办成群众满意工程基层组织建设年:强基固本筑堡垒 抓落实:党政重视,共识共为 我县共有党员27159名,基层
  今年以来,我县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保障,以发展农村经济为着力点,按照“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努力把活动办成群众满意工程——基层组织建设年:强基固本筑堡垒

  抓落实:党政重视,共识共为

  我县共有党员27159名,基层党组织1129个。一直以来,县委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工作,始终坚持党建工作引领经济发展,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县委成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黄斌亲任组长,切实履行全县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党建工作的氛围。出台了活动实施意见、民情家访、解决农村和社区突出问题等工作方案和非公党建重点工作等规范性文件。

  全面落实“联述联评联考”制度,做到述职述党建、评议评党建、考核考党建,任用干部看党建。围绕着“强工兴城”发展战略,按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覆盖盲点、创新亮点的要求,在县内深入调研、县外广泛学习的基础上,建立修水县党建工作项目库,做到项目进度、责任人、时限要求、质量标准、预期目标“五个明确”,并按“谁申报,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的“三化”工作机制,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跟踪管理,使“务虚”的党建工作进一步细化、量化和具体化,初步形成了党建工作创特色、出经验、树品牌的良好局面。

  全覆盖: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突出先进村培育和后进村整改这个重点,注重把推动赶超发展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职责,把健全制度建设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根本保障。

  在先进村培育方面,各乡镇结合各村实际,制定近期工作计划和长期发展规划,围绕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推进和村级管理规范等,全县39个先进村呈现出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庙岭乡庙岭村积极引进外商承包杨梅基地,实行“公司+农户”经营,在嫁接改良的基础上,引进新品种,实现果农技术和收入双丰收;山口镇桃坪村采取农民入股形式,新扩桑树400亩,发展蔬菜、油茶100亩;上衫乡同升村在原有1200亩油茶的基础上,新扩油茶200亩,新扩桑园200亩,培植年出栏2000头牲猪的养殖大户4户;渣津镇朴田村新扩茶园1000亩。另外,杭口镇双井村、大桥镇沙湾村、东港乡台庄村、港口镇坳上村、漫江乡尚丰村等村,都在结合本村实际大力培植特色产业,先进村“一村一品”格局基本形成。在抓产业发展的同时,十分注重基础设施的改善。马坳镇黄溪村新建灌溉渠3条5.5千米、周家埠大桥主体工程完工、中心村二期已完成土地平整;四都镇四都村自筹资金新修桥梁一座,对村小教学楼及附属设施进行了改造,对东坑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太阳升镇坳头村投入150万元新修村级水泥路5公里,灌溉渠5000米,完成8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建设;黄沙镇黄沙桥村新修组级公路3条,修复水毁毛南大桥。石坳乡水门村为丰富群众生活,新建了中心村广场和门球场,添置了老年健身器材;上杭乡老庄村饶家、余家两个移民点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路口乡路口村自筹资金解决1000余人人畜饮水问题。大部分村都建立了环境卫生长效机制,垃圾日产日清,脏、乱、差得到有效治理。各村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日益民主,村级财务日益透明,西港镇周家庄村、全丰镇全丰村、杭口镇坪下村、新湾乡回坑村等,在村级事务事中认真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黄港镇月山村、上奉镇观前村、黄坳乡三塘村、义宁镇南桥村等,实行村干部出勤、工作业绩与绩效考评挂钩;何市镇下田铺村等,实行工作每周一安排、出勤每月一考核、业绩每季一巡查,村干部轮流坐班制,深受群众好评。

  在后进村整改方面:各乡镇按照“一村一策”的要求,针对后进村存在的突出问题,因地制宜制定了具体的整改方案,明确1名班子成员任后进村“第一书记”,主持整改期间工作。上杭乡党委针对新庄村原班子软弱涣散、战斗力不强的客观情况,对原村班子进行了“换血”,养蚕状元陈春娥当选村书记,养猪状元孔栋梁当选村主任,还成立了民主理财和村务监督小组,新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迅速扭转了落后局面。杭口镇厚家源村因原来村级财务不公开上访告状不断,通过杭口镇党委政府反复做工作,该村在外经商的吕雪华回村竞选村书记,吕雪华当选村书记后积极疏解群众情绪,实行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新修组级公路3.6公里,发展菊花产业,在较的短时间内实现了村班子从“弱”到“强”、产业从“无”到“有”、群众从“反对”到“拥护”、基础设施从“滞后”到“完善”的重大转变。后进村整改工作启动以来,36个后进村均表示要“摘帽”争先,常规工作一改往日被动落后的局面。何市镇松林村、四都镇窝头村原来各项工作经常“倒数第一”,还不以为然,自列为后进村整改后村班子再也坐不住了,一改往日“推、拖、躲”形象,积极主动工作,一、二季度各项工作均在全镇排位靠前。

  求实效:强化措施,狠抓关键

  在活动开展中,我县强化措施,狠抓关键,坚持重投入、求实效,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健全经费保障机制,激活基层党的基层组织活力。

  严格落实上级有关政策,逐步提升村(居)、社区干部待遇。村(居)、社区干部每个月生活补贴都准时通过“惠农一卡通”发放,村级转移支付平均达到了6.5万元。在全面解决全县752名村(居)书记、主任的社会养老保险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缴费比例为先进村的副职办理了养老保险。提高了“离任两老”人员生活补助标准,公开选聘了18名优秀村(居)党组织书记为乡镇事业编制工作人员。加强了基层党建工作投入,各乡镇均安排1名党委委员担任组织委员,安排1名年轻干部担任组织干事,并按每名党员不少于30元的标准安排党务工作经费。改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功能。在巩固前两年投资2000万元新建137个村级活动场所的基础上,按“村(居)自荐、乡镇党委申报、组织部现场核查、部务会审定”的程序,确定了2012年维修改造村级活动场所18个,按5万元的标准安排补助经费,所需经费除省、市财政扶助50%外,其余部分县财政已配套到位,目前18个村级维修点已全面开工。健全了社区党建工作联建共建协调机制,强化驻区单位的社区建设责任,明确义宁镇、宁州镇、县房管局、县民政局、县建设局等单位为解决社区办公用房和服务设施建设的责任单位。构建党内关怀、救助和帮扶机制,大力实施以“高龄党员补助、困难党员救助、创业党员扶助、流动党员帮助”为主要内容的“四助”工程。累计为1621名党龄50年以上的老党员发放生活补助21.6万元,走访慰问1090名困难党员和215名老党员,发放慰问金17.5万元,为建国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和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城镇老党员发放了一次性生活补贴。
责任编辑:朱修林

最火资讯

首页 | 要闻 | 视频 | 图片 | 旅游 | 财经 | 教育 | 生活 | 文学 | 人物 | 档案 | 观点 | 资讯 | 便民服务 | 专栏 | 修水视频 | 热点网事

赣ICP备09008563号-2 修水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330016260 QQ:303998284 修水网超级群:2756263 房产家装群:117835007 邮箱:163.www@163.com

赣公网安备 36042402000001号

Power by DedeCms 赣ICP备09008563号-2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