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在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还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开展党建工作项目化工作。白岭镇实行一个大项目、每月一主题、每支部一项目,通过在各村安装高音喇叭,实现农村党员教育音频、视频播出。马坳镇党员管理项目,实行党员民主评议,共评出不合格党员30名,对6名不合格党员进行了组织处理,对24名不合格党员进行限期整改。何市镇村级规范化建设项目,不断探索和完善村干部目标管理机制,实行工作每周一安排、出勤每月一考核、业绩每季一巡查、年终一考评,村干部轮流坐班等制度。黄坳乡流动党员管理项目,在浙江义乌、修水义乌返乡创业园、新中英陶瓷建立流动党支部,积极引导外出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同时对流入党员加强管理。庙岭乡、大椿乡和山口镇“支部建在产业链上”项目,大力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建设,通过党员带动群众致富。 受欢迎:教育党员,惠及群众 县委书记黄斌指出,包村挂乡、“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与“千名干部进乡村,排忧解难促发展”活动是一脉相承、有机统一的,要寓包村挂乡工作于“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之中,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确保实效。 新一轮包村帮扶工作启动以来,省市县各包村工作组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采取上户走访、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群众诉求,排查矛盾纠纷,填写《民情日志》,在认真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可行的帮扶规划,协助帮扶村理清发展思路、争资争项目。为提高党员素质,教育党员尽职履责,开展“领头雁”培训活动,县财政一次性拨专款65万元,采取集中授课和现场教学(县内、县外参观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360个行政村和30个居委会的752名村(居)书记、主任进行了为期4天的脱产培训。在完成新一届的村“两委”换届后,要求村(居)干部在党员群众代表大会上公开承诺本届班子及个人在履职、目标、实事、廉政、责任等5个方面的内容,并通过村务公开栏、装裱上墙等形式向全村(居)党员群众进行公示,长期保存,接受监督。开展了以“千名干部进乡村,排忧解难促发展”为主题的“民情家访”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察民情、解民忧、保稳定、促发展。全面加强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和培养。2010届大学生村官梁鑫,在担任白岭镇温泉村支书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300亩茶园,并在规范农民建房方面大胆创新,规范农民建房;2010届大学生村官万耀祥积极支援马坳镇后进村寒水村的工作,迅速帮助该村理清发展思路,加强村民精神文明建设,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使寒水村各项工作都有起色;2011届大学生村官瞿宁,担任双井村副书记,吃住在村,走村串户,与村民交朋友,积极帮助群众调处矛盾纠纷,解决实际问题。 在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我县还把党建示范点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按照“以点带面,全面促进”的思路,从2009年开始,在全县农村、街道、社区、机关、事业、企业创建了42个党建示范点,着力在挖掘、培育、树立先进典型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它们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了全县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推进。特别是今年推行的“先锋创绩”制度中,注重从服务“强工兴城”、项目建设等中心工作和“双带”示范实践中,挖掘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将服务中心工作与“先锋创绩”工作结合起来,在《修水报》、修水电视台、修水党建网开设了《幕阜山下党旗红》栏目,营造了“对照标准明方向,对照先进找差距”和“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