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视频 图片 旅游 财经 教育 生活 文学 人物 档案 观点 资讯 便民服务 专栏 修水视频

时政

旗下栏目: 社会 时政 企业 乡镇 媒体

强村富民的“旗帜”——记黄溪村党支部

来源:修水报 作者:黄喆 人气: 发布时间:2013-05-25
摘要:在马坳镇黄溪村,漫步在休闲广场,置身于设计新颖、美观的房屋,尽享空气清新、整洁卫生的环境,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对此深有感触。黄小燕是黄溪村十三组村民,以前生活在车头组,自从村里高标准规划建设了坪上中心村后,如今她不仅将家搬到了这里,还开了一家杂货店。她
  在马坳镇黄溪村,漫步在休闲广场,置身于设计新颖、美观的房屋,尽享空气清新、整洁卫生的环境,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对此深有感触。黄小燕是黄溪村十三组村民,以前生活在车头组,自从村里高标准规划建设了坪上中心村后,如今她不仅将家搬到了这里,还开了一家杂货店。她说:“孩子上学,老人就医都方便了,一年的收入也有三四万元,移民到这里住得蛮好,生活很开心。”
   
  黄溪村有15个村民小组,612户近3000人。人多地少,是国家级贫困村。当地农民企业家徐万年自2008年当选为村支书后,黄溪村党总支牢固树立“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的意识,不断加强村总支和党员队伍建设,先后成立农业产业支部、老年协会支部和企业发展支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村民成立合作社和股份制企业,户户投资入股,发展农业产业。以党员为示范,以党组织为依托,黄溪村党总支紧紧抓住农业产业化发展这根弦,强化土地流转,吸纳村民投资入股,壮大村办经济。
   
  该村紧邻省道柯龙线,三面环水、一面傍山,具有发展蔬菜种植的良好条件。村党总支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引导村民发展大棚蔬菜,并与县城超市实现产销对接。与此同时,徐万年依托自家创办的万年生猪综合养殖公司,通过“公司包猪种、包饲料、包技术、包防疫,统一销售,每头生猪纯赚200元,高出部分80%归农户,低出部分由公司补贴”的承诺,扶持村民利用闲置房屋养猪,培育了12户养猪大户。
   
  蚕桑曾是黄溪村传统产业,受市场等多种因素影响,2008年全村蚕桑面积仅剩35亩。村党总支为破解产业链条短,影响农民增收的难题,多次召开会议,算好这笔经济账,动员村组干部和党员带头示范,引进江西省蚕种厂,将黄溪建成全省制种基地,有效延伸和完善养蚕、制种、售茧的产业链。村里成立蚕桑生产专业合作社,与省蚕种厂合作推广科技养蚕,开展技术培训,提升茧质和产量,蚕茧卖出每公斤17元的好价钱,是市场均价的两倍多。同时,在村民当中举行养蚕、种桑等技能大赛,对获奖者实施精神、物质双奖励,鼓励村民科学发展蚕桑产业。目前,黄溪村蚕桑、畜牧、蔬菜三大产业竞相发展,“一组一品”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共流转土地1000多亩,其中种植无公害蔬菜100多亩,培育苗圃100多亩,发展桑园800多亩。同时,引进黄溪二级水电站、恒丰木竹制板厂等8家企业,安排村民就近就业320余人,实现年产值1.5亿元。
   
  在发展村办经济的同时,黄溪村还筹措近2000万元资金完善村级基础建设。目前,坪上中心村一期已全部建成,二期正在规划建设中。新修建的一条长1.2公里、宽10米,连接柯龙线的村级公路,解决了制约中心村发展的交通瓶颈。2012年,黄溪村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村集体收入达30多万元,基本实现“家家有资产、户户有股份、人人有就业、年年有分红”的四有目标。

责任编辑:黄喆

最火资讯

首页 | 要闻 | 视频 | 图片 | 旅游 | 财经 | 教育 | 生活 | 文学 | 人物 | 档案 | 观点 | 资讯 | 便民服务 | 专栏 | 修水视频 | 热点网事

赣ICP备09008563号-2 修水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330016260 QQ:303998284 修水网超级群:2756263 房产家装群:117835007 邮箱:163.www@163.com

赣公网安备 36042402000001号

Power by DedeCms 赣ICP备09008563号-2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