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视频 图片 旅游 财经 教育 生活 文学 人物 档案 观点 资讯 便民服务 专栏 修水视频

时政

旗下栏目: 社会 时政 企业 乡镇 媒体

修水县大力实施殡葬秩序整治见闻

来源:江西日报 作者:黄 喆 人气: 发布时间:2014-04-03
摘要:去年3月开始,修水县投入819.5万元专项资金,在全省率先拉开了一场殡葬秩序专项整治。一年过去了,文明、绿色、节俭的殡葬观念在当地有没有深入人心?这个山区县城是不是因此而变得更加清新秀美?该县殡葬秩序整治又有何经验值得全省借鉴?清明前夕,记者进行了一番探
  去年3月开始,修水县投入819.5万元专项资金,在全省率先拉开了一场殡葬秩序专项整治。一年过去了,文明、绿色、节俭的殡葬观念在当地有没有深入人心?这个山区县城是不是因此而变得更加清新秀美?该县殡葬秩序整治又有何经验值得全省借鉴?清明前夕,记者进行了一番探访。

  “以前,已故亲人被葬在山包上,清明时节多雨,山路难走不说,有的地方杂草丛生,根本没路可走。如今,统一了墓地,既整洁美观,又方便安全!”在马坳镇黄溪村占地30亩的公墓区内,正在祭祀的村民方清华发出感慨。“前几年,村里丧葬费动辄上万元,操办起来爱攀比,现在统一起来有管理人员照看,特别安心”,村支书徐万年接过话头:“自启动中心村建设以后,一次性需要迁移坟墓2000多棺,急需一个安葬地点,建立村级公墓,使土地规范化,进一步保护了村里的生态环境。”

  修水县民政局局长周新乾告诉记者,以前,百姓出殡时敲锣打鼓、点放爆竹、抛撒纸钱等招摇过市,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有些乡镇,还有建生茔的陋习,破坏了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开展殡葬整治,必须革除千年殡葬陋习。该县在16个乡镇的72个行政村开展专项整治。近4000个村民事务理事会作为群众利益的维护者和代言人,主动投身到殡葬新风的宣传发动中,全县100余名党员干部主动参与做家属、亲属的思想工作。

  老坟遮挡不留死角。修水县要求,整治范围内的老坟一律采取植树绿化的方式予以遮挡处理,使其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县里安排专用苗木4.5万株,每座坟墓免费提供15株。同时,对老坟迁移实行以奖代补,每座补助2000元。

  生茔拆除不留盲区。各乡镇和村组纷纷出台补偿政策,每拆除一座生茔补助3000元,成立专门工作组,请当地有威望的群众和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上门做说服工作,在成功拆除69座生茔的同时,对24座不宜拆除的已葬墓茔进行植树遮挡。

  公墓建设全面启动。以村组自筹为主、县乡财政补助为辅,大力推进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按照“谁建设、谁管理”的原则,制定农村公益性墓地管理村规民约,设立村民红白喜事理事会,安排负责墓地的日常清扫、维护和绿化等工作。按照土葬双人墓6平方米每座、单人墓4平方米每座、骨灰墓1平方米每座的规格,鼓励引导村民去世后全部到指定公益性墓地安葬。

  走进上奉镇,穿过一条林荫小道,记者看到一座祠堂,堂前的水池与后面的树林相辉映,环境清雅。工作人员张祝莲介绍,这是镇里建设的骨灰堂,该骨灰堂占地面积90余平方米,投资近20万元,可存放骨灰228盒。骨灰堂的建造,既节约了土地资源,又减轻了群众负担,方便群众祭扫。村民徐国华告诉记者,他正筹划着立个遗嘱,待自己百年归老后让晚辈将其安放在骨灰堂里。

  如今,在修水县,固守千年的“入土为安”的观念正发生着悄然改变,“厚养薄葬”成为新风尚,以献一束花、植一棵树、清扫墓碑等方式寄托哀思的文明祭祀方式在修水蔚然成风……

  黄 喆 江西日报记者 邱 玥
责任编辑:黄 喆

最火资讯

首页 | 要闻 | 视频 | 图片 | 旅游 | 财经 | 教育 | 生活 | 文学 | 人物 | 档案 | 观点 | 资讯 | 便民服务 | 专栏 | 修水视频 | 热点网事

赣ICP备09008563号-2 修水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330016260 QQ:303998284 修水网超级群:2756263 房产家装群:117835007 邮箱:163.www@163.com

赣公网安备 36042402000001号

Power by DedeCms 赣ICP备09008563号-2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