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谷风 视频 图片 旅游 财经 教育 生活 文化 人物 档案 交通 观点 资讯 服务 专栏

黄庭坚传

旗下栏目: 修江源 文化艺术 书刊 小说 诗词 散文 书画 记实 民间故事

黄庭坚与双井茶的情缘

来源:修水网 作者:黄 露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8-14
  “山谷家乡双井茶,一啜犹须三日夸”。这是九百年前黄庭坚为家乡修水双井茶写的广告词,后面还有两句:“暖水春晖润畦雨,新枝旧柯竞抽芽”。黄庭坚在朝为官时常带些家乡双井茶分赠给好友及宦客,如苏轼、米芾、秦观、欧阳修等。“一啜犹须三日夸”句就借自欧阳修的诗《双井茶》。
  顾名思义,双井茶就是黄庭坚家乡双井村产的茶,现在叫“双井绿”,是目前我国为数不多的几款千年茗品。修水自唐贞观年间开始就种植茶树,由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影响,这里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盛产茶叶。文人士大夫品茗喝茶已成生活常态,双井黄氏家族更是书院林立,家有粮田万亩茶园百顷,自县城秋湖里到双井杭山西北的这一片地都叫“黄田里”,就是“黄家的田里”之意。黄庭坚祖父黄湜有兄弟十三人,其中十位齐中进士入朝为官,史称“十龙及第”。父亲黄庶也是当朝进士、诗人、朝廷命官。黄氏老家双井有专门的茶艺师,制茶研香的工艺已形成整套的流程理系。那时的双井茶属朝廷贡品,是士大夫争相企盼得到的好东西。
  宋哲宗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黄庭坚为了规劝重返朝廷任职的好友苏轼吸起“黄州一梦”的教训,便从老家采摘新鲜的茶叶亲手研制“双井绿茶”(那时应是草茶)送给苏东坡,并配诗一首《双井茶送子瞻》:
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
周湖岭

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
我家江南摘云膄,落硙霏霏雪不如;
为公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
  苏东坡收到茶叶和诗,郑重地和诗一首《黄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韵为谢》:“江夏无双种奇茗,汝阴六一夸新书……”江夏的双井茶堪称无双的奇茗,而汝阴的欧阳修夸他的新书,说把茶磨成粉末后不舍得交给僮仆去煮,要亲自看着“落硙霏霏雪不如”的茶汤冒出清香。我们从苏黄二位大文豪就“双井茶”诗的相互唱和就知道,双井茶在当时的名望有多高。可以说双井茶从北宋一路品赏传唱,无论在茶马古道、丝绸之路还是明清茶坊,到处都有双井茶的墨迹和清香。
  一百多年前,德国柏林有位护林员随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来到中国,从“古丝绸之路”上带去了中国茶,一百多年后护林员的孙子盖哈德先生寻着祖父的足迹也来到中国,他痴迷地爱上了中国茶,尤其对“双井绿”情有独钟。因为爱所以执着,他在德国成立了“德国茶道——中国茶艺中心”,亲自担任首席执行官,当起了中国茶文化传播的“摆渡人”,中国朋友亲切地叫他“老盖”,也有人称他为“德国的陆羽”。

周湖岭


  2017年4月老盖在中国采购了一批茶叶回德国,有五种绿茶两种红茶,其中绿茶就有修水的“双井绿”10公斤。德国不产茶,进口茶叶需按欧盟标准接收严格的农残检测,一旦检测不通过该茶将进入欧盟的黑名单并就地销毁。老盖此次冲关的七种茶唯“双井绿”和另一种红茶检验合标顺利过关,其余五种都被就地销毁。对老盖而言是不幸的,但“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安慰,“双井绿茶”从此在欧洲名声大燥。2024年8月26日晚上,在修水茶叶科学研究中心邀请下,盖哈德先生在宁州古城广场向修水人民作了一场长达两小时的演讲,讲述欧洲人眼中的中国茶“双井绿”。
作者同双井绿茶老板孙亮、北师大教授萧放在修水双井村
  关于双井茶老盖心中有个宏伟的计划,他要在德国设立一个250平米的中国茶文化空间,把中国的茶叶、茶具、茶艺等茶文化元素尽情地展示给欧洲人民,并每年邀请一批德国和欧洲茶友来中国双井绿茶园基地参观,促进中欧传统文化交流。他说要让他的朋友们见识一下中国古代文人、双井茶广告推销第一人黄庭坚的家乡美景。

本文来自修水网


  文章写到这我想写一首诗,步先祖黄庭坚“双井茶送子瞻”诗韵,作《杭山羞月图》,请各路方家正教:
杭山羞月霁光处,但见炊烟映早书;
双井四十八进士,层层诗吟胜宝珠。
溪清有路草苔腴,郁郁新芽碧不如;
万盏秋茶好入梦,安能伴我忆江湖。
2025年8月13日于北京
责任编辑:黄 露

最火资讯

首页 | 山谷风 | 视频 | 图片 | 旅游 | 财经 | 教育 | 生活 | 文化 | 人物 | 档案 | 交通 | 观点 | 资讯 | 服务 | 专栏 | 修水视频

赣ICP备09008563号-2 修水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330016260 QQ:303998284 修水网超级群:2756263 房产家装群:117835007 邮箱:163.www@163.com

赣公网安备 36042402000001号

Power by DedeCms 赣ICP备09008563号-2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