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秋涛、秦化龙住过的下周刘正文老屋(选自《红色上汤》) 湖岭
经过三年艰苦的游击战争,湘鄂赣边区仅保存下来500多名党员干部,390多名战士,共900多人。负责收编武宁游击队的是中共湘鄂赣省委书记、省军区政委、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傅秋涛,中共湘鄂赣省委组织部部长、湘鄂赣西北分区书记兼分区政委秦化龙。 湖岭 1937年9月,傅秋涛和秦化龙来到武宁温汤一带,收编活动在九宫山,温汤等地的游击队。他们住在上汤刘家桥下周刘正文家,前后有9天。 湖岭
当时收编的游击队主要有: 周湖岭
在九宫山一带由原西北代表团妇女部长焦子英领导的游击队和革命群众70余人,根据西北分区的指示,在温汤下周刘正文家集中,开赴平江嘉义。 另一支活动在太平山,由通山、武宁、阳新等地苏区的流散干部、战士、通讯员、交通员、兵工厂技术工人组成的红军游击队33人(其中女1人,有长枪31支,短枪1支),在船滩辽里的茅铺街集中,开往嘉义整训。 湖岭 关于“茅铺街”,《武宁人民革命史》记载的是“麻布街”。笔者前去走访,当地老人说:当年那里是武宁通往湖南、湖北的必经之地,来往客商都在那里歇脚。客商多了,货物多了,原来的铺面不够,村民便在大道两边搭起茅棚,当做临时铺面,因此这里被称为茅铺街。茅铺街繁荣一时,有着“小汉口”的美称。把“茅铺街”写成“麻布街”,可能是当时笔录的谐音所误。 周湖岭
还有一支活动在九宫山、太平山、五里凸等地由杨裕厚率领的游击队即原龙武工作团20多人,也被傅秋涛、秦化龙收编,到平江嘉义整训。
另外,在我县南境,活动在九岭山脉的靖武永安县委的部分干部和游击队也纷纷走出山林,投入抗日洪流。 湖岭
1938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成立。湘鄂赣人民抗日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陈毅任支队司令员,傅秋涛任支队副司令员兼第一团团长。2月3日(农历正月初四),全团1100多名干部战士从平江嘉义出发,开赴江南抗日前线。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本文来自修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