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牡口述 杨鹏远整理
我1928年农历四月十七出生在修水县上杭渣林桥村,7岁时来到县城西摆街做童养媳,在县城住了80多年。 我10岁左右时,正是抗战时期,日机经常来轰炸县城。为了便于在日机轰炸时疏散老百姓,县城的老城墙拆了几个大口子。凤凰山半山腰靠近现在人民医院后面,建有一座防空报警钟楼。钟楼日夜有人放哨,日机来时便敲钟报警。如钟声轻而缓,是报告发现远处有日机飞来,通知县城老百姓疏散躲避;如钟声重而急骤,是日机已飞临县城上空,警告百姓就地卧倒或隐蔽。 为了躲避日机空袭,县城挖了几个较大的防空洞。记得当铺巷前就有一个能容纳一百多人的防空洞。洞口上长满了乌木刺,十分隐蔽。还有一些小的防空洞,如霄爷殿附近有一个,只能藏几个人。 有一次,日机在鸡鸣山口上炸死一个老婆婆和一个女孩。那次日机轰炸县城时,人们都惊慌失措地逃往山里。这老婆婆和女孩躲在水沟旁的草丛,因怕被炸弹炸到,便在头上顶了一床被子。不想这样做反而暴露了自己,结果不幸被日机炸弹炸死。 日机多次轰炸县城,老百姓也慢慢发现了日机活动的一些规律。每次日机轰炸前,总是先有一架体形较大的麻色飞机低空飞行,拖得树叶沙沙作响,随后必有三至五架不等的轰炸机飞来,丢一阵炸弹。 周湖岭 1939年中秋节,听说日本兵要来,我随大人躲到良塘龙潭峡旁小坑避难。农历八月二十二这天,听说日本人打进了县城,我和几个小孩子跑到小坑山上远远观看,只见县城浓烟滚滚,久久不熄。事后才知道,日军在县城放火烧屋,南门头、北门、西摆茶行都烧了很多房子。 在小坑躲避了大约半个月后,听说日本兵已经走了,我们才敢回到县城。 我们一家当时住在西摆观音崖石垴上老屋,大家忙着清理房间、用具,准备做饭。灶台边有一大堆禾草,婆婆在收拾禾草时,吓得差点昏过去。原来禾草下面盖着一大堆尸体,大约有二十几具。我吓得很久不敢一个人来厨房。后来这些尸体被当地老百姓埋在西摆严家洞山上。 日军入侵县城时,老百姓基本跑光,留下一座空城。但也有极少数年纪大跑不动的没有走。记得西摆住有一对80岁左右的老夫妇,人称为“二老脚”“二婆婆”。他们平时以卖油货为生,因跑不动就躲在家中。不料被日军发现,抓住“二老脚”要他挑担子。“二老脚”几天后逃回家,在家门口叫婆婆,却无人回应,便四处寻找打听无果。后回家推门进屋,一脚踏进家门,便踩到门槛下一具尸体,原来是被日军杀死的“二婆婆”,她身上留有十几处刀伤。 湖岭 (口述人陈锡牡,现年87岁,家住修水县城西摆街霄爷巷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