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基础有力夯实。投入资金1.25亿元,完成了1座中型、8座小㈠型水库的除险加固;改造中型灌区3处、小型灌区16处,新增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1.46万亩;投资1453万元,实施了渎水河大桥集镇防洪工程;修复水毁工程879处,治理小流域140多平方公里。 龙头培育成效初显。引进了一家实业、养蚕人等3个茧丝绸一体化深加工项目;宁红集团与更香茶叶集团资产重组顺利推进;建设了香芋 木竹深加工项目区;国鸿集团生猪养殖项目正在建设;《修水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正式实施,龙安寨旅游景区正在进行三期建设,黄龙寺重修工作已经启动,修水羽岭峡谷漂流项目投入运营,太阳升镇车田自然村被评为“九江市特色旅游示范村”。 ㈣始终突出项目中心,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共引进3000万元以上项目6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5个,实际进资34.88亿元,同比增长147.7%;引进外资项目11个,完成外资2941万美元,增长57.4%。 项目推进保障有力。72个重大产业项目列入全县调度,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2个,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2亿元。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全年查处投诉48件,查处率100%。法制工作保持全省先进。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72件,政协委员提案282件,办结率达100%。公务用车、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出国(境)经费支出实现“零增长”。 ㈤着力创优民生工程,各项事业协调进步。 交通条件明显改善。惠及全县28个乡镇、60万人口的柯龙公路于2010年12月29日正式建成通车。我县投入配套资金2亿元。修铜公路改造正式启动。新修了农村公路335公里,全县所有行政村通上了水泥路,全面实现了“三年打胜公路建设翻身仗”建设目标。 民生工程普惠群众。新农合参保率96.6%,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6.46万人。新增城镇就业人口10240人,城镇就业率达99.2%。新改扩建了12所乡镇敬老院,7所敬老院被评为全省五星级敬老院,溪口敬老院荣获了“全国模范敬老院”称号,全县五保集中供养率达87%以上。启动了县城规划区内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在148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实施项目537个,扶助资金达1675万元。发放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1077万元,争取项目资金1349.8万元,实施库区和移民安置区项目202个。成功争取香港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会扶贫资金1000万元。 十件实事较好完成。一是柯龙公路全线建成通车;二是实现了行政村公路硬化率100%;三是除藕坑大桥外,17座渡改桥项目建设基本完成;四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面实施,参保人数29.9万人,参保率为80.3%,发放养老金5391万元;五是完成了农村危房改造1460户,其中洪灾倒房重建861户,对余家巷等棚户区进行改造达6.1万多平方米,新建廉租住房372套面积1.85万平方米,新建公租房108套,为953户住房困难家庭发放住房补贴202万元;六是新建蔬菜基地5040亩;七是县第三水厂正在建设当中,将在今年国庆节前后投入使用;八是建设安全饮水工程80处,解决了6.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九是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13万余份;十是新建了25个移民安置点,完成了移民搬迁4182人。 社会事业全面繁荣。深入开展“百组千人计生集中服务月”活动。10所中小学校长试行竞聘上岗;取缔办学不规范幼儿园67所;公开招聘补充农村中小学教师189人;投入资金1200万元,新(改)建校舍0.8万平方米。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县”和“全国科普示范县”。举办了第26届“双井之春”音乐会暨修籍粤商文化寻根活动启动仪式和首届湘鄂赣苏区论坛活动;建成51所农家书屋、19座乡镇综合文化站。招聘补充卫技人员130名,全面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顺利完成食品药品监督部门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通过了省级“农村药品两网示范县”验收。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人防事业顺利开展,依法首次组织了“9·18”防空警报试鸣活动,成功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县,实现了六连冠。修水县委、县政府门户网站全新改版等等。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面开展党政领导开门大接访和包案调处活动,深入推进社会治安、安全生产、民生领域等专项整治,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信访、安全生产、综治形势持续稳定。积极构建立体治安防控体系,投入370万元建设了“天网工程”,大力开展“打黑除恶治霸”、侵财性破案攻坚、“禁毒”、城区突出治安问题整治等专项斗争,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 “十二五”规划总体要求 “十二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扩大经济总量为首要任务,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深入实施“两区互动,强工兴城”战略,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实现赶超进位,综合实力位列全市第一方阵。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十二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综合实力位列全市第一方阵、人民群众总体过上小康生活。具体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达到125亿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达到2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以上,达到5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达到55亿元;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超过300亿元;城镇化率达到45%以上;三产结构比达到14∶49∶37;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后五年我们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 ㈠坚持强工兴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