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视频 图片 旅游 财经 教育 生活 文学 人物 档案 观点 资讯 便民服务 专栏 修水视频

时政

旗下栏目: 社会 时政 企业 乡镇 媒体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2011)(3)

来源:修水报 作者:王 丰 鹏 人气: 发布时间:2011-03-04
摘要:壮大矿业支柱,做强返乡创业,重点打造有色冶金、非金属材料、食品药品、服装鞋帽、工艺饰品、机械电子等六大主导产业,着力推进钨、钼、钒、石英、石灰石五朵金花系列矿产品精深加工,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做大九江

  壮大矿业支柱,做强返乡创业,重点打造有色冶金、非金属材料、食品药品、服装鞋帽、工艺饰品、机械电子等六大主导产业,着力推进钨、钼、钒、石英、石灰石“五朵金花”系列矿产品精深加工,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做大九江高新技术(修水)产业园等工业园区平台。力争3—5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亿元的企业达到3—5户、超过10亿元的10户、超过5亿元的10户。做大中心城区,实施重点城建项目带动,深化城市创建,加快良塘新区建设,完善老城区,提升南城区,使中心城区建成面积达到23平方公里、人口25万。以城乡一体化为方向,统筹推进县城和中心集镇发展,切实增强中心集镇产业、人口集聚能力。

  ㈡坚持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强新农村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快发展乡镇经济,建立乡镇发展激励机制,力争“十二五”期末,财政收入突破亿元的乡镇2个,突破5000万元的5个,突破3000万元的10个,乡乡过1000万元。

  ㈢坚持项目带动,切实增强赶超发展后劲。

  力争“十二五”期间,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8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0个。

   ㈣坚持民生为重,切实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提高群众收入,改善生活水平。健全各项保障体系,提高保障水平,加快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强化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

  ㈤坚持深化改革,切实推进机制体制创新。

  2011年工作安排

   2010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县委十五届十次全会确定的“主攻矿业经济,做大中心城区,全力以赴抓项目,铁心硬手优环境”的战略部署,继续朝着“财政收入三年翻番,综合实力位列全市第一方阵”的目标,凝心聚力谋发展,众志成城促赶超,奋力开创修水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今年全县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达到70亿元;财政总收入增长20%以上,力争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达到6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以上,达到2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达到26.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增长40%,达到9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引进内资增长25%;出口总额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4%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万元GDP能耗和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均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之内。

  围绕上述预期目标,今年要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㈠以产业集聚为方向,加速做大工业总量。

  围绕矿业支柱抓集聚。全力推进中国五矿、中国节能环保、中国建材、厦门钨业等项目建设,完善产业配套体系,积极引导产业集群。促进南方水泥200万吨熟料生产线项目,中国五矿1万吨APT、6000吨钨粉、4000吨硬质合金项目,中节能7000吨高纯超细硅微粉项目,九岭矿业4.5万吨高纯度石英砂项目,大椿钒矿1500吨五氧化二钒项目尽快建成投产;促进投资8亿元的新中英陶瓷8条生产线项目加快推进;促进江钨集团2000吨钼酸铵项目尽快恢复生产。力争全年矿业经济实现产值42亿元,税收净增1亿元。

  围绕返乡创业抓集聚。加快促进服装鞋帽、工艺饰品、机械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义乌饰品、中山雪人产业园建设,全面建设好8个乡镇返乡创业平台。着力抓好宝晖国际、橡塑颜料等返乡创业项目建设,促进项目早建成、早投产。

  围绕园区平台抓集聚。加大“一园四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突出园区产业定位,提高园区企业的关联度和产业集聚能力。

  ㈡以中心城区为重点,全面加快城建步伐。

  提升城市品位。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全年投入资金10亿元,启动项目50个,拉动社会投资30亿元。加快良塘新区建设,确保良塘学校9月份、医院、车站国庆节前竣工使用,启动良塘湖景工程、良塘湖滨路、行政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抓好老城区改造,进一步做好“穿衣戴帽”工程。完善南城区功能,加快发展公共交通,增加公共线路,提高南城区公交畅通率和便捷度,缓解居民出行难题。

  深入推进四创。深入开展创建国家园林城、国家森林城、省级文明城和省级生态县活动。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园林管理、市政管护、环境卫生的管理水平,加大建筑余土、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专项整治力度,加强城乡结合部、小街小巷等薄弱环节管理。深化城市客运改革,加大客运市场整治力度。加强公共停车场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打造好渣津、太阳升、大桥、白岭等中心集镇。加强集镇规划管理,实行组团式开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集镇公共服务配套,提升集镇形象和品位。

   ㈢以项目建设为主线,强力提升发展后劲。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推进从全民招商向专业招商转变、全民招商向全民安商转变、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组建专业小分队进行驻点招商,每个乡镇每年必须引进一个新增固投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和一个3000万元以上的服装鞋帽、工艺饰品、机械电子类项目入园。力争全年引进3000万以上项目30个,其中亿元项目10个,实际进资30亿元。

   全力抓好项目建设。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市投资计划,全年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突破6亿元。大力加快项目建设,跟踪推进咸宜井铁路、九岳铁路、永武高速公路延伸线等一大批重大项目。

  着力破解发展难题。着力破解项目、企业在用地、融资、用工、物流等方面的难题,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方式,加大信贷资金投放力度,力争全年为工业企业融资1亿元以上。

  ㈣以特色产业为龙头,切实繁荣农村经济。

  壮大特色产业。确保全县粮食种植面积76万亩,粮食总产25万吨。壮大桑、茶、林、畜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促进产业发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促进国鸿生猪养殖、养蚕人茧丝绸深加工、一家茧丝绸深加工等项目年内建成投产;重塑“宁红”品牌形象,支持重组后的宁红集团加快有机茶基地建设。

责任编辑:王 丰 鹏

最火资讯

首页 | 要闻 | 视频 | 图片 | 旅游 | 财经 | 教育 | 生活 | 文学 | 人物 | 档案 | 观点 | 资讯 | 便民服务 | 专栏 | 修水视频 | 热点网事

赣ICP备09008563号-2 修水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330016260 QQ:303998284 修水网超级群:2756263 房产家装群:117835007 邮箱:163.www@163.com

赣公网安备 36042402000001号

Power by DedeCms 赣ICP备09008563号-2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