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务公开是“千名干部进乡村、排忧解难促发展”活动的一项具体要求,务必总结并推广先进经验,重视并解决其中存的问题,做到——村务透明公开 村民心里亮堂
近日,记者到马坳镇黄溪村采访,在村口的一个村务公开栏上,见到了该村第三季度政务财务情况公示。村支书徐万年告诉记者,自从有了这个村务公开栏,这里总是很热闹。党的惠民政策,村里的大事小事,都会通过这个村务公开栏及时公布,村里的各项开销也是明明白白。
近年来,我县不断完善村务财务公开形式,深化公开内容,最大限度地“还权于民”,让村民彻底做“明白人”,为村级各项事务的发展赢得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健全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结合各乡镇行政村实际情况,积极深化此项工作,形成了部门单位为指导、乡镇领导为监督、村务信息公开透明的良好局面。各乡镇对各村信息公开栏进行整修,让所用村务财务上墙,不仅信息公开、透明,而且通俗易懂,让老百姓看得见,看得明白,看得心里亮堂。
在强化村务管理中,有的地方还创新方法,实现规范化管理。义宁镇在村级财务管理中推行“三边章”管理办法:选派党员代表一名、村民组长代表一名、群众代表一名组成村民主理财小组,将一个完整的理财公章分成三块,由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各执一块,合并一起成为民主理财专用章。民主理财小组代表必须公道、正派,在村民中享有一定威信,且有一定政治素质和财会业务素质的人。民主理财小组规范报帐和资金审批权限,严禁村务假公开和不公开,让百姓有一本“明白账”,提高了村两委在干部群众中的公信度。
为了实现村务财务公开的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在做好村务财务公开的同时,还加大对村级财务的审计力度,对村级财务收支、村级集体资产处置、村级债权债务管理、村级土地和工程项目发包、村级专项资金管理等情况进行审计。重点查阅各项收入是否及时、足额入账,有无坐收坐支;有无侵占、挪用、私分集体资金和私设“账外账”或“小金库”;是否超标准发放村干部工资、奖金和补贴;是否违规开支应由个人承担的各种费用。与此同时,还在全县集中开展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三资”清产核资工作,按照“尊重历史、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妥善处理、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原则,本着“先清理后完善”的工作思路,核清“三资”现状,建立“三资”帐簿,规范“三资”运行,确保农村集体“三资”安全和保值增值,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有效预防农村腐败现象发生。
我县正在开展的“千名干部进乡村,排忧解难促发展”活动明确提出了“五个一”的要求,其中一项就是要对村务财务进行一次公开,让老百姓真正成为村务的“明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