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视频 图片 旅游 财经 教育 生活 文学 人物 档案 观点 资讯 便民服务 专栏 修水视频

时政

旗下栏目: 社会 时政 企业 乡镇 媒体

加强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纪实

来源:江西日报 作者:山谷 人气: 发布时间:2012-01-31
摘要:近日,在星子县白鹿镇五里村,记者见到了不久前当选村委会主任的大学生村官余盼盼,1988年8月出生的小余主任欣慰地告诉记者:我原来在村里当助理,这次当选村里的主官,一开始感觉挺有压力的,但一个月下来,现在适应了,各项工作都能得心应手地拿下来,因为我一直在基
  近日,在星子县白鹿镇五里村,记者见到了不久前当选村委会主任的大学生“村官”余盼盼,1988年8月出生的小余主任欣慰地告诉记者:“我原来在村里当助理,这次当选村里的主官,一开始感觉挺有压力的,但一个月下来,现在适应了,各项工作都能得心应手地拿下来,因为我一直在基层,后来考上乡镇公务员,也没有离开过村里。”

  像余盼盼这样,在九江市2011年村级换届选举中,当选村“两委”主官的大学生“村官”有27人,其中当选村党组织书记18人、村委会主任9人。全市共有175人当选村“两委”委员,占符合条件在岗“村官”总数的64.1% ,走在全省前列。一大批“80”后“村官”脱颖而出,成为村里的当家人,这得益于近年来九江市不断创新加强“村官”队伍建设。

  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基础

  “希望大家把基层工作阅历视为人生财富,正确处理好理想与现实、学习与实践、做人与做事的关系,放下架子做人、拉开架式做事,在农村广阔天地磨炼意志,增长才干。”省政协副主席、九江市委书记钟利贵与大学生“村官”面对面亲切交流时如是说。近年来,九江市委加强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先后两次召开全市“村官”座谈会。该市有关部门定期召开会议,共同推进“村官”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市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管理资金。市委组织部、村建办特设大学生“村官”管理科实行专门管理、跟踪管理。每年深入选聘对象毕业高校、工作单位、原籍村(社区)实地,采取“三见三问”(见单位领导、见人事档案与党员档案、见本人,问资格条件、问政治表现、问兴趣特长)的方式,全面了解选聘对象的德才表现,确保将优秀人才选聘到农村基层。

  为了让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到村上任后迅速进入角色,九江市委坚持举办“村官”岗前培训班,实行封闭教学,由市委组织部科长担任班主任,全程带班,建立临时党支部、班委会,实行支委、班委“两委”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模式,开展争创学习优、活动优、作风优“三优”学员活动,营造了创先争优的氛围,还组织他们到农村基层组织考察学习,赴井冈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到华西村参观,增强了培训的实践性,为他们投身基层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各县(市、区)也非常重视大学生“村官”的健康成长,强化政策待遇保障,县乡村各级党组织都对“村官”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在工资补贴发放、食宿安排、评先表彰等方面予以无微不至的关怀,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出得彩。

  优化培养方式,引导健康成长

  “硕士村官”蔡萍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刚到村时,我常常无所适从,非常感谢这几年来在基层的吃苦锻炼,让我长了实践本领,慢慢地,我收获了成熟,增强了自信。”乡镇换届后,原任庐山区虞家河乡郭桥村党支部书记助理的蔡萍,已提为该区威家镇党委委员。近年来,九江市委坚持在实践中培养“村官”, 强化“实践励才”、“基层励才”, 优化培养方式,搭建实践平台,交任务、压担子,将“村官”放到农村最基层、最艰苦、矛盾最集中的一线摸爬滚打,历练成长。

  在九江县,记者了解到,该县积极采取因才适岗式、课题项目式、活动搭台式、团队联谊式等多种形式,加强“村官”培养,定期搞好“村官”的“配岗”、“调岗”,将村级发展的特点与“村官”的优势特长进行合理对接,如法学专业的重点安排到矛盾纠纷调解的岗位上,避免大学生村官陷入“打字员”、“接线员”的尴尬;要求每名“村官”围绕村党组织存在的问题、村级发展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定期申报课题,撰写调研文章,带着问题开展工作、深入实践,并将此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激励“村官”扎实干事,防止到基层“镀金走过场”。瑞昌市实行“村官”年度述职评议制度,采取“多向甄别,综合评价”方式,由组织部、农业局、民政局、乡村组织、党员群众代表等现场观摩,质询评议,考核量分,引导“村官”健康成长。

  县乡村各级党组织积极开展结对帮带“村官”工作,建立了“以上带下、以城带乡、以乡带村、以老带新”制度,安排县乡党员干部、包村部门领导对“村官”开展思想帮教、能力帮带、项目帮扶、困难帮助,带领“村官”走村串户了解村情,提供“学的机会”;组织座谈研讨,提高“说的水平”;安排工作任务,增强“干的本领”,使“村官”迅速融入农村,进入角色。目前,九江市广大“村官”热爱岗位、热爱基层、热爱群众,发扬“蹲下见窝窝,走过留脚印”的作风,经常“走泥泞路、吃农家饭、办农家事”,乐观自信,积极向上,以良好的形象赢得了广大农村基层群众的信任。

  注重典型培养,发挥示范作用

  九江市一贯注重“村官”典型培养,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市委组织部、村建办通过定期走访、跟踪了解“村官”,及时发掘先进典型,积极向上级组织推荐、联系新闻媒体宣传推介“村官”事迹,选派“村官”参加全省巡回报告活动,强化典型带动、以点促面、整体提升的效应。市县有关部门大力扶持“村官”典型带头创业,涉农、工商、税务、金融、村建、扶贫等单位对其创办致富项目进行政策上倾斜、技术上指导、资金上帮扶,外专局支持他们带头发展“一村一品”产业,落实有关项目申报扶持政策,农行、农村信用社通过农户联保等方式,为“村官”发展种养业提供贷款,使产业顺利启动。全市涌现出一大批“村官”典型,他们立足基层,发挥自身优势,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活动中,组建宣讲队、文艺队向群众宣讲政策与科技;积极参与计划生育、社会管理、新农村建设等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利用电脑新知识,为村民提供致富信息,发展“一村一品”,帮扶农民工返乡创业,开展招商引资;关爱留守儿童与留守老人,为村民办理低保,调解邻里纠纷,促进乡风文明,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生力军。
责任编辑:山谷

最火资讯

首页 | 要闻 | 视频 | 图片 | 旅游 | 财经 | 教育 | 生活 | 文学 | 人物 | 档案 | 观点 | 资讯 | 便民服务 | 专栏 | 修水视频 | 热点网事

赣ICP备09008563号-2 修水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330016260 QQ:303998284 修水网超级群:2756263 房产家装群:117835007 邮箱:163.www@163.com

赣公网安备 36042402000001号

Power by DedeCms 赣ICP备09008563号-2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