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岁月如水,奔流不息,当教室的灯光即将为新一届学子点亮之时,2025届的修中学子已带着行囊走向远方。那些在教学楼里回荡的早读声、实验室里碰撞的思维火花、运动会上呐喊的青春誓言,都成了他们心中最温暖的底色。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优秀的毕业生代表,聆听他们的成长故事,感受他们的青春力量,共同见证属于他们的高光时刻!这里有学霸的“秘籍”,有艺体新星的“风采”,更有全面发展的“全能选手”……他们的足迹,将为后来者照亮前行的方向。 ![]()
2025届高三1班 陈 宇 轩
录 取 院 校: 上海交通大学 当笔尖最后一次离开语文作文纸,当演算完最后一遍的数学代数题,当听完英语最后一次的九磅十五便士,当思绪从物理最后一题的回旋加速器飞出,当画完有机化学里最后一个苯环,当最后一次帮孟德尔完成遗传学的题目……我知道我的高考结束了,我的高中生涯就此画上了句号。 作为修水一中的毕业生,我深知学习并非单纯的时间堆砌,而是方法、心态与习惯的综合体现。回顾中学时代,正是科学的学习方法让我在课业压力下保持高效,最终取得理想成绩。在此分享几点个人心得,希望能为学弟学妹们提供参考。 本文来自修水网 01 目标导向: 规划是成功的前提 1. 长期短期有规划 学习需有清晰的规划。我习惯将大目标(如高考分数、学科排名)拆解为阶段性任务(如每月攻克薄弱知识点),再细化到每日清单(如完成两篇阅读理解、整理错题)。修水一中紧凑的课程节奏下,这种“目标阶梯法”能帮助我们避免盲目学习。 2. 时间管理有方法 将任务按“紧急-重要”分类:优先完成重要且紧急的事(如次日测验复习),预留时间处理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如长期积累英语词汇)。避免将时间浪费在琐碎事务上。 02 课堂效率: 抓住学习的黄金时间 1. 课前预习懂提问 预习时我会在课本旁标注三个问题:本节核心概念是什么?与之前知识的联系?我的疑惑点?带着问题听课,注意力更集中。例如物理课上,提前列出“牛顿第二定律如何推导”的疑问,课堂效率显著提升。 2. 笔记摘录需精简 将笔记分为三栏:右侧记录板书重点,左侧提炼关键词,底部总结核心思想。课后用5分钟复述笔记内容,知识留存率可达80%以上。这一方法在修水一中老师强调的“当堂消化”中尤为实用。 湖岭 03 深度理解: 从记忆到理解的深度跨越 1. 以教促学有优益 遇到复杂概念(如数学导数),我会假装向他人讲解,直到能用简单语言描述。若中途卡壳,则标记漏洞并重新学习。修水一中的小组讨论课常采用此方法,效果显著。 2. 错题整理来三遍 错题本不仅是抄录,更需分析:第一遍记录原题与错误原因,第二遍重做并写下正确思路,第三遍同类题型拓展。我的化学错题本按“知识点-错误类型”分类,复习时针对性极强。 04 心态调整: 持久战的致胜关键 1. 合理休息的“番茄钟” 连续学习35分钟后强制休息5分钟,避免疲劳战。修水一中晚自习时,我会用这种方法保持专注,尤其在刷题阶段效果突出。 2. 心理暗示的“乐天派” 考试前紧张是常态,我会默念“我已充分准备”来稳定情绪。班主任曾提醒我们:“焦虑源于对结果的过度关注,而非能力不足。”将大考视为阶段性检测,而非终极审判。 05 结语: 方法为舟,坚持为桨 学习方法因人而异,但核心不变:主动思考、高效执行、及时调整。在修水一中的三年,我深刻体会到“会学”比“苦学”更重要。祝愿每位同学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在求知路上行稳致远,在自己人生的考场可以大获全胜,也祝愿我的母校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湖岭 |